医疗翻译踩坑指南:为什么专业病历翻译能救你的命?

三年前有个客户拿着德国医院的诊断书找我,前面两家翻译公司把"metastatic carcinoma"翻成"转移性炎症",差点耽误化疗时机。这事儿让我意识到,

医疗翻译

医疗翻译踩坑指南:为什么专业病历翻译能救你的命?_一

不是查查词典就能干的活,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。

病历翻译里的致命陷阱

去年某三甲医院统计过,68%的海外就医纠纷源于翻译错误。最常见的是把"benign tumor"(良性肿瘤)和"malignant tumor"(恶性肿瘤)搞混——就这一个词的差别,可能让患者白挨一刀。我们团队处理日本体检报告时,光"幽門"和"幽门"这种简繁体差异就设置了12道校验流程。

专业译员的显微镜

真正懂行的

医疗翻译

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三种能力:医学背景知识、双语临床术语库、紧急情况处理经验。比如翻译"QT间期延长"时,得知道这是心电图的专业表述,直接音译会让医生看不懂。我们培养一个合格译员至少要200小时临床科室跟岗,这个成本决定了市场上低价接单的必然出问题。

省钱还是救命?这是个问题

遇到过最痛心的案例,是客户为省3000块翻译费,找了某平台9.9元/页的"医学翻译",结果把抗凝血药"Warfarin"剂量单位"mg"错译成"g"。要不是主治医生多问了一句,差点就酿成医疗事故。现在我们的客户合同里都特别标注:涉及用药剂量、手术部位、诊断结论的关键词必须三重核验。

如何识别靠谱翻译团队?

医疗翻译踩坑指南:为什么专业病历翻译能救你的命?_二

教你三招实测有效的方法:要求出示译员的医师资格证或护士执业证复印件;抽查"急性心肌梗死"等专业术语的翻译一致性;询问是否建立过某类专科术语库(比如我们做过完整的罕见病术语对照表)。千万别信"精通所有医学领域"的鬼话,神经外科和产科的用词差异比英语和法语的差别都大。

这行干了十五年,最深的体会是:好的医疗翻译得像手术室里的无影灯,既要毫无阴影地呈现每个细节,又不能自己发热灼伤病人。下次您需要翻译CT报告时,不妨先问问对方:能分清楚"钙化灶"和"占位病变"的区别吗?这个问题的答案,往往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。

上一篇: 医疗陪诊指南:当亲人躺上病床,这份攻略能让你少走80%弯路
下一篇: 三甲医院挂号咨询指南:老陪诊员教你避开凌晨排队的坑
拨打电话(电话微信同号)